确认了山南确实适合迁居之后,杨正卿和姜时月一行人没有过多停留,第二天就回到了山洞。
毫无悬念地,每人还背回来满满一背篓山货,而且外加一头野猪。
野猪是杨正卿和护卫合猎的,姜时月这次带的弓箭没怎么用,她其实不喜欢打猎,除非万不得已,过不下去了,或者没有别人,只能她自己来。
但凡有别人代劳,她很愿意乐享其成。
山北难民增多,野兽也被赶到了山南,这次是虎子第二次去山南,不难看出,它十分喜欢山南,因为在这里它总是能轻易地捕到野兔。
山南现在除了他们几乎没人,所以姜时月可以放心地让虎子在森林奔跑。
蘑菇是捡不完的,但是怕太多会压坏,他们一人只捡了小半篓,空出的地方就装了诸如山药蛋、山药、板栗、松子、竹笋之类不会被压坏的硬货。
对了,还挖到两棵野山参,看大小足有二十年的样子,都是杨正卿挖到的,他似乎在这方面很有点天分。
人参不是平常之物,姜时月要他自己留着,杨正卿竟有些生气。
“你当我是少两棵人参的人?”
姜时月默默收下了。
好东西谁不喜欢,人家是大将军,一两棵人参对他来说确实不值一提,是她狭隘了,穿越过来这才过了几天苦日子,竟就开始想象不到有钱人的生活了?
就要往死里薅他才对!
硬的山货可以存放,菌子太多却是会坏,带回来的野猪虽然不大,但也差不多有一百来斤了,他们这几个人一天两天也吃不完。
所以姜时月决定去一趟桃源村,一来把吃不完的菌子和猪肉带去半卖半送,换点其他易于存放的东西回来,二来也想去问问他们关于迁居到山南的想法。
虽然他们现在住的那个天坑式山谷看起来还不错,但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源头就是那个小瀑布。
一旦小河断流,瀑布也将消失,桃源村到时说不定也会干旱缺水。
以她以往的性格,桃源村的人未来怎样根本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,但这段时间以来,她时不时和桃源村的人互通有无,已然把他们当作在山里的远邻。
她无法袖手旁观。
虽然杨正卿也肯定会去和他们讲明利害关系,但她想着早一日告诉他们,他们也能早一步做打算,毕竟资源有限,桃源村的人和山里不认识的难民在她这里还是有一个亲疏区别的。
“要不要先给你在那边圈地你一块地?”杨正卿问她。
圈地干嘛?姜时月不解地看她。
“傻了吧,以后那边人会多起来,你先占个好地方,以后想盖房还是想种地都可以。”他又补充,“就算不去那边盖房种地,留一块山用来捡菌子也可以。”
他现在也不说捡蘑菇了,和她一起称蘑菇为菌子。
她想了想,觉得他的提议还不错,再一想,想要圈地也得有本事。
要么是足够多的人守着,杨正卿的人就算守得了一时,等赈灾回京,说不定山里那些人眼红她,合起伙来针对她欺负她都有可能;要么是建围墙圈起来,那她成什么了,地主婆?
她山顶的房子都还没盖起来呢,就跑去别的地方为了圈一块地建一圈围墙?
还是不要了,太累。
而且树大招风。
她就在这虎爬岭鲜为人知的山洞住着挺好的,而且山顶还有自带花园泳池的大平层,站在上面,可以一直望到山南很远的地方。
以后人们都到山南住着了,她逛集市也更近,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。
当天晚上在山洞指导厨卫做了一顿猪肉炖枞菌,搭配大米饭,好吃又管饱。
第二天姜时月和杨正卿一行人一起出发。
走到山下,路过龚大伟的房屋时,高达进去将正在喂鸡的龚大伟叫出来一起走。
龚大伟现在是桃源村和姜时月之间的联络人,他现在已经痛改前非,深受桃源村人欢迎。
高达不善言辞,每次去桃源村都会叫上龚大伟。
杨正卿这次将王映雪也带了出来,不管王映雪如何哭闹,他都决定派人将她送回京。
所以山洞不必留人,姜时月喂了猪,锁上门后,就带了虎子出发了。
杨正卿这次并不和姜时月一起去桃源村,而是要赶往驿站。
虽然已经初步确认虎爬岭以南适合耕种,但迁居是件大事,要百姓重新开荒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。
而且此事涉及人员过广,还关系到赋税和户籍的问题,他要写信给皇帝奏表,得到同意后,再调兵过来山里先做一些准备工作,才能开始游说周边村镇的百姓迁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