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言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古言小说网 > 将军夫人只想种田 > 第56章 以工代赈

第56章 以工代赈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“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他你的想法?”姜时月问。

她观裴墨阳其人,觉得他至少是和朝中那些奸臣佞相不是同路人。

杨正卿看向姜时月:“看来你对他的人品很有信心?”

看他语气里透着不善,姜时月轻哼一声:“我这不是看你被误会了嘛!”

杨正卿脸色稍霁,道:“被谁误会,裴墨阳?”

“此事多一个人明白内情就多一分风险,裴墨阳……我还不放在眼里。”

姜时月:……

得,在您眼里,他裴墨阳就是个钱袋子工具人。

三天后,裴墨阳想是终于死心并妥协,着人过来取寺庙图纸,以及商谈具体所需的钱物问题。

姜时月早在画图纸的时候就做了好几个备份,闻讯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三份。

“多给您两份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姜时月笑眯眯地递上图纸。

来取图的管事以为要等着现场临摹,没想到她一给就是三份,他不由得看了她两眼,在心里记下了这个略显英气的女管事。

裴国公府比裴墨阳本人办事更干脆,又三天,裴国公就运了好几个大箱子到裴墨阳处,对外宣称是给裴墨阳带的日常用品之类。

当天下午,杨正卿带着一队人就下山了。

钱来了,当然要去迎一迎。

**

寺庙的建筑于五日后正式开工。

开工之前,杨正卿除了在相邻几个城镇采购建筑材料,同时还广招劳工。

裴墨阳对此十分不赞同,他道:“你带来的军队有上千人,还要另外招人?”

他没说出口的是:你这是想方设法中饱私囊吧!

杨正卿早知他会反对,不急不缓地回道:“难道你不知道我已经请旨让大部军队回京?”稍加打听就能知道,他留在这里的军队不足百人。

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开支,另一方面,也是为了减轻皇帝对他的猜忌。

上千人的军队虽不是很多,但不大不小也是一股势力了,仅仅为了修筑寺庙,就长久地在外安营扎寨,他不信皇帝不忐忑。

而且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。

建筑寺庙的人少了,便可以用民工。这边有大量吃不上饭的难民,如果将他们招来做工,既能让寺庙尽快完工,也能让难民吃饱饭、甚至因此有了经济来源,再加上此地适合安家农耕,在此安家立业也就变得顺其自然。

姜时月对杨正卿能想到这个方法,表示十分佩服。

她忽然记起前世学历史的时候有过类似的例子,还因此创了个成语。

啊对,叫做“以工代赈”。

杨正卿貌似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,他觉得这个词用得极妙。

而正是经过这次建庙,他对姜时月出自世家大族这件事深信不疑了。

虽然姜时月一开始没有明说“以工代赈”这件事,但他认为她那时就是这个意思。

所以说,从先头的以工代赈,再到图纸上那大片的民房,难民从生计到住房都被安排地妥妥的!

他从来没有哪一刻如此佩服过一个女人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