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说要在这儿建庙?”
杨正卿没想到都这个时候了,她还想着鬼神之事。
当今陛下对建寺庙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,更烦的是朝中还有一大片投其所好的,杨正卿苦其害已久。
今天姜时月却也这样,叫他如何高兴得起来。
连带得见到她的喜悦也消了大半,心中隐隐升起一丝气愤。
姜时月眨眨眼:“建庙只是个幌子,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百姓前来祁雨,然后便可在此落脚。”
杨正卿这才明白她的用意。
之前他们不是苦恼不能明着引导难民来山南开荒嘛?
如果招民工建一个山神庙呢?
不光解决了难民没饭吃的难题,建庙所需的物资还可以拉动当地的进项。
而且,他还可以明文倡导让百姓前往神庙祁雨,并对前来求雨的百姓加以奖赏,到时还愁没有人来?
当百姓们见了此地多雨湿润的情况,不就自然而然地来这里开荒了?
杨正卿眼神逐渐清明,大喜道:“陛下痴迷佛法,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!”
他激动地来回踱步,最后拍手道:“怎么我就没想到这个呢!”
“我即刻修书给陛下,眼下南征得胜,再加上旱灾瘟疫,相信他一定会同意在此修建神庙。”
宣扬国威这种事情,当今皇帝最爱干了。
既然是修建神庙,当然会拨经费,到时修个小庙应付着,其余就可用作百姓开荒了!
天高皇帝远,就算他知道了,到时百姓安居乐业,就有的是法子来堵皇帝的嘴了。
姜时月微笑着点头。
这杨正卿,激动起来怎么跟个毛头小伙似的。正想着呢,就见他直直朝自己奔来,然后下一刻,姜时月的双肩就被他握在手里。
“谢谢你,时月。”
他说得几乎算得上是深情了,因两人身高相差不大,姜时月有一瞬都以为他会亲上来。
这也离得太近了!她都能看到他小刷子似地眼睫毛了。
她推开他:“要谢就来点儿实际的。”
乍然被推开,杨正卿也清醒了一些,他摇摇头,觉得自己刚才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了,竟然想去亲姜时月。
他将头扭向一边,控制住自己想要再次看她殷红唇瓣的眼神,说道:“我已经找到大量白垩,到时给你建围墙,你那个山路也要修一修。”
说起白垩粉,姜时月想到上午看到他们运过来的,不就是石灰粉嘛,那可是做水泥的重要材料,没想到古代就知道利用石灰来做房屋了。
有了石灰粉,以后做房子确实方便很多。
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建寺庙,即使是建个房子像模像样地应付着,也得运大量的石灰进来,当然这些就不用她来操心了。
杨正卿这次是带着骑兵进山的,歇了一会儿就带着几个护卫离开了,现在出山的话,当晚应该就可以到达驿站。
他要尽快赶到驿站给皇帝去信,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动工。
临走前他将这次带来的人马都留在了山里,来都来了,刚好可以先砍树做些准备工作。
姜时月则带着瑶娘和陈德柱到附近大致看了看,他俩作为唯二两个先来开荒的人,当然可以选个最好的地方作为迁居点。
姜时月则在心里规划着在哪里建小庙,要怎么修路……
傍晚的时候,姜时月就带着瑶娘骑马回去了。
她家里有猪要喂,兔子还养在山洞外面,新孵出来的鹌鹑也不能不管,虽然山洞很少有人上去,但长时间没人也怕遇到野兽什么的。
自从外面养了小兔子和鹌鹑,晚上她都是把虎子放在外面睡觉,为了防止它误伤人类,她将它栓在门口,只要有动静,它就会大声咆哮,姜时月在山顶或者山洞听到,就能出来查看。
杨正卿当时看姜时月这样对虎子,直接笑了。
“你这是把老虎当看门狗在用。”
虽是调侃,但话语中的赞赏是显而易见的。
这次虎子也跟出来了,所以家里的兔子就没人看管,二来她也不想在外面过夜。
虽然山路不好走,但这兵马来来回回倒也走出了一条还算宽的路,虎子见姜时月骑着马跑了起来,它也纵身一跃跟在了后面。
两人一虎回到山洞的时候,已时长月当空了。
这次有了马,比走路快了很多,但这仅限于在山下。
上山虎爬岭的时候,不光爬山要靠自己,还得拉着马爬,马儿可能没有爬过这样崎岖的山峰,中途摔了好几次,然后说什么也不愿意走了。
最后多亏了她用今天在山南摘的野葡萄引诱,马才不情不愿地继续往上爬。
这趟委实把两人累了个够呛!
姜时月拉着马走到山洞附近,直接摊在了地上。
看来这盘山公路是要安排起来了!